趁火打劫的意思(三十六计之趁火打劫)

 同等学力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09-01 05:21

三十六计之趁火打劫

  第五计 趁火打劫(Plundering a burning house)

  [计名由来]

  本计源自《孙子兵法?计篇》中“诡道”之一“乱而取之”思想,计名则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的小说《西游记》第十六回:观音院僧谋宝贝,黑风山怪窃袈裟。说的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,夜宿一庙中,庙中方丈看上了唐玄奘的锦斓袈裟,假托老眼昏花借出观看。晚上方丈与手下僧人商议,将禅堂放火烧毁,借机烧死唐僧师徒,将袈裟据为己有。不想该阴谋被孙悟空识破,提前从广目天王处借来“避火罩”。当夜和尚们放火火烧禅堂,唐僧师徒安然无恙,不料火光引来了山南黑风洞的妖怪,乘机盗走了锦斓袈裟。该计原意为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,混乱惊慌自顾不暇之际,趁乱偷抢人家的东西。后用来比喻在别人紧张危机时,捞取好处或趁机害人。用于军事则表现为乱中取利。据此《三十六计》作者取其形象意义为第五计。

  [解语]

  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,刚决柔也。

  [译文释义]

  敌方出现很大的危机和灾难时,要乘机发动进攻夺取胜利。这是受《易经?夬》卦中以刚决柔方法的启示,强大者利用优势,抓住时机,制服弱敌的策略。刚决柔也,语出之《易?夬》卦之“彖传”,其原意是用明信之法宣传自己的号令,以制止柔邪行为。此处意为用强力制服弱敌。当敌人遭到严重危机之时,应乘机获取利益。夬卦是五阳一阴,即五刚对一柔,,刚占绝对优势,自能决定柔的命运。但“刚”要求坚决果断,不然会坐失良机。决,冲开、去掉,这里引申为战胜。

  [按语]

  敌害在内,则劫其地;敌害在外,则劫其民;内外交害,则劫其国。如: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。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,国内空虚,因而捣之,大获胜(语出《国语?吴语?越语下》)。

  [译文]

  敌方国内处境艰难,就乘机占领其土地;敌方有外患,就乘机掠夺其民众;敌方内外交困,就乘机吞并其国家。例如:越王勾践乘吴国国内发生大旱灾,连螃蟹和稻谷的种子都没有的机会,策划进攻吴国。后来终于趁吴王夫差率领精锐部队北上,和各国诸侯在黄池会盟,国内极度空虚之际,大举进攻,灭亡吴国,大获全胜。

  [战例一]

  刘邦乘势灭项羽

  秦朝灭亡时,群雄四起,争夺天下。其中以项羽和刘邦之间的争战最为激烈,史称“楚汉之争”。这种局面持续了3年多,起初项羽因兵强马壮,赢得压倒性优势,刘邦屡战屡败,经常被打的溃不成军。但刘邦却从不气馁,屡败屡战,重整旗鼓,依然保持坚强的斗志,加上身边有良臣猛将的协助,终于由劣势变优势,到第三年,项羽已陷于孤立状态,刘邦虽然在兵力上占了优势,但由于长期征战,也疲惫不堪。于是双方达成停战协议,划定楚河汉界,项羽率军东返,刘邦也撤军回返。

  就在这关键时期,军师张良和陈平向刘邦进言道:“现在天下大半已在我们的掌握之中,各方诸侯也大多倾向我方,如今的项羽却是损兵折将,粮食也即将告罄,这正是天赐良机,如果不趁此机会发起攻击,则将‘养虎遗患’。刘邦听后觉得有理,虽然手下军队也因连年征战十分辛劳,但与项羽军相比,从数量、士气、兵械、粮草等方面都大大占了优势,机会难得,于是毁约与项羽重新开战,挥师乘势追击。刘邦军趁火打劫,项羽军措手不及,被打的落花流水,很快被刘邦打败。

  [战例二]

  清军入主中原

  1644年,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占北京,崇祯皇帝吊死煤山。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掳明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,并把吴三桂的父亲关押起来,想以此威迫吴三桂投降。吴三桂此时统领10多万明军镇守山海关,得知爱妾被掳,父亲被扣,气得怒发冲冠(后人形容冲冠一怒为红颜),发誓要与李自成决战到底,只是与李自成40万大军相比,自己的兵力过于单薄,起初未敢轻举妄动。但吴三桂复仇心切,决意要借关外的清兵协助。他亲自去见清摄政王多尔衮,言辞恳切:明清两国,世通和好。当年清国自相侵伐,我明朝曾发兵相助。今日明朝不幸,盗贼横行,京都沦陷,君王宴驾,百姓涂炭,此仇此恨,不共戴天。起师勤王,原是我辈本分,怎奈本将兵微将寡,难当乌合之众。清国如重邻邦之谊,亦应举国发兵,助我一臂之力。多尔衮对中原久怀觊觎之心,吴三桂的话正中其下怀。但多尔衮老谋深算,内心欢喜,脸上却故作难色,说:贵国内乱,应尽邻邦救助之谊。只是我国国小兵弱,恐救助不成,将来反受其累。此事本国力所难及,实在对不住了。吴三桂还是苦苦哀求,多尔衮仍不松口。其实,多尔衮暗地里早就厉兵秣马等准备停当,他才假惺惺地回复吴三桂说:既然将军多次恳求,本帅也被将军诚心所感动,我国愿意出兵援助邻邦,大军即日就可启程。吴三桂闻言大喜,立即与清军合兵一处,越过山海关,向北京一带大举进兵。行至一片石这个地方,与李自成的农民军相遇。结果,农民军受到前后夹击而失败。清兵乘胜追击,几天之间便兵临北京。李自成慌忙弃城西逃,清军占据北京,居然大大方方地做起皇帝来了。平定李自成之后,清兵马上掉转枪头向明朝官兵下手,屠扬州,洗嘉定。明朝遗臣或被收买,或被杀害,关内民族罹难之惨世所罕见。至此,吴三桂方知铸成大错,可惜为时已晚。他只好为虎作伥,成为清军平定农民军和明残余势力的马前卒。当天下一统之时,清朝廷怕他谋反,封他到云南做平西王,让他偏安一隅,做地头蛇去了。多尔衮乘中原内乱之机,以助剿为名,涌进关内,最后谋得中国的统治权。多尔衮后来在劝降史可法的一封信中写道:“国家之抚定燕京,乃得之于闯贼,非取于明朝。”由此可见,清军入主中原,运用的是典型的趁火打劫之计。

  [战例三]

  沙皇俄国的“趁火打劫”术

 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,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,被西方列强瓜分豆剖,国家四分五裂,这些都是西方列强乘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之际趁火打劫的结果。其中最擅长此术的是当时的沙皇俄国。近代史上,沙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,通过中俄《瑷珲条约》、《北京条约》以及清朝西北边疆危机期间的中俄《伊犁条约》,侵占了中国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。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期间,1900年夏,沙俄政府乘英、美、法、德、日、意、奥等国用兵中国关内,清政府无暇顾及东北三省,慈禧、光绪出京逃亡,急于向帝国主义求和,中国国内混乱之际,悍然出动17万左右的兵力,进攻我国东北,这比当时八国联军的总兵力还多出2万多人,企图一举独吞我东北三省,将其变为“黄俄罗斯”。只是由于我国东北军民和义和团英勇不屈,进行抗俄斗争,其阴谋才没有完全得逞。但沙俄政府依据《辛丑条约》得到清政府赔款1.3亿多两白银,比其他帝国主义都多,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总数的29%。趁火打劫是沙俄帝国主义惯用的伎俩,近代史上,对中国的领土野心最大,给中国造成的领土伤害也最大。

  ?

  [点评]

  “趁火打劫”是“兼弱攻昧”的战争策略,源于孙子“诡道”思想之一“乱而取之”,意思是乘敌人混乱之时攻取它。《十一家注孙子》中杜牧解释说:“敌有昏乱,可以乘而取之。”一语道破“趁火打劫”之计的天机。“趁火打劫”本是贬义词,但《三十六计》赋予了它新的含义,意为乘敌人危急时对之进行攻击,以达“胜于易胜”之目的。此计讲的是对敌斗争艺术,而不是为人处世原则。其解语“敌之害大,就势取利。刚决柔也”。第一个字就是“敌”字,点明了此计的使用对象是敌人,也就是说趁火打劫之计只能用之于敌人,不可用于自己人内部。这是必须首先弄明白的。乘敌之危打击敌人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。一般来说,敌人发生混乱的情况有三种:一是内忧,二是外患,三是内外交困。这些混乱就是敌方之火,我方应抓住机会,乘势“打劫”,这不仅容易成功,而且往往能从中获得意外之利。但是“打劫”要讲究时机和方法,否则就会变成火中取栗,烫手烧身,得不偿失。此计可与后面的隔岸观火之计结合起来对应理解运用。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“趁火打劫”的含义:第一,乘人之危,乘间取利。在敌人发生危难之时,向敌人主动发起进攻,往往很容易获得成功。第二,抱薪救火,落井下石。本来敌方已有危难,我方火上浇油,乘机再给它制造更多更大的麻烦,直至把对方置于死地。“劫”人之心不可有,防“劫”之心不可无。当敌人对我采取趁火打劫之计时,我方应采取的防范对策有:第一,加强内部团结,不给敌人可乘之机。趁火打劫者一般都是乘隙而入,乘乱取利,如果我们关好门户,敌人就找不到可乘之“隙”了。如果我们临危不乱,井然有序,敌人也就无可乘之“乱”了。敌人的可乘之机就是我们“家里失火”,我们事先根除了火源,不发生火灾,敌人当然就无机可乘。这是最根本的防范措施。第二,重点防卫,一致对外,使敌人无利可图。遇到危难,损失是难免的,但要尽量避免大的损失。如果敌人乘内乱之机前来“打劫”,自己内部矛盾双方要清醒认识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道理,立即捐弃前嫌,一致对外,这对内部双方都有利。杜牧在《阿房宫赋》中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时说:“灭六国者,六国也,非秦也”。此语虽是激而言之,但并非没有道理,对后人有振聋发聩的启示作用。